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9年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9﹞8号】(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在住建部官网亮相。《通知》中,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参与制订的全文强制国家工程建设规范《建筑和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以及参与修订的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工程建设建工行业标准《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2013在列。
这意味着以全文强制规范为核心的工程建设标准化改革举措迈出坚实一步。此举是建设工程领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支撑新时代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进行工程建设标准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必将对行业未来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目前我国防水行业的现状突出表现为:材料的生产和销售仍是主流企业主营业务,专业设计能力较薄弱,防水施工分包主要由非熟练操作人员承担,非合理最低价中标及“五年保修期”制度被奉为市场“圭臬”。这些造成渗漏水问题长期位居工程质量通病前列,为社会公众诟病。
在原国家质检总局指导下,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在行业中多年连续开展了防水材料产品质量提升,沉重打击了假冒伪劣和无(生产许可)证生产,净化了行业生态,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行业也开始意识到,仅有产品的质量提升是远远不够的,行业要想取得长期健康发展,必须进行涵盖生产、设计、施工、(技能人才)培训等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全产业链质量提升。
如何开展防水行业全产业链质量提升?此次由住建部提出并开展的全文强制规范《建筑和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的制订,无疑给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个好办法。众所周知,工程建设标准是指导工程设计、选材、施工和质量验收、维护保养的基本技术依据。防水材料是否符合工程需要,工程建设标准最具权威性,工程建设标准的变革必将逆向影响防水材料的研发、生产和流通,从根本上促进并完成生产环节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通知》有关内容来看,《建筑和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将“防水工程设计使用年限、防水工程等级划分,以及屋面、墙面、室内、地下工程等防水设计、施工,以及维护技术要求”作为核心内容;对现行国标《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修订的要求,则明确提出“确定建筑防水层设计合理使用年限”。可见,在有关标准规范修订过程中,“防水工程设计使用年限”、“防水层合理设计使用年限”、“防水等级划分”以及工程类型、部位相关的防水层设计将是重点和难点,对关键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也将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使用与维护也将不再是产业链盲点。
未来一至两年间,当这本凝聚行业共识而成的全文强制规范作为“行业技术法规”颁布实施之时,耐久、可靠、环保将是防水材料、防水系统发展的必然方向,材料制造商必将主动向防水系统服务商转变,熟练技术工人必将是防水工程专业承包商的标配,远超五年的质量保证期也将不再仅是“他山之石”,渗漏水质量问题或将慢慢淡出公众视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