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开工伊始,作为主任工程师,杨昕就遇到许多突如其来的问题。原结构中需要拆除许多隔墙,而甲方未能提供完整的原结构图纸,他只能根据原结构现状,绘制施工平面图,并与新设计图纸对比,以此确定拆除隔墙的位置,当时项目部人手不够,而且原结构误差大,“真恨不得把自己劈成两半用!”急是急了点,但他很快冷静下来,带着包工队20多名人员,上了施工现场。他们先打一探孔,看看墙体是混凝土还是砖?确定之后,他们一尺一尺量,从早到晚,一天下来,脸上的汗珠一直在流淌,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湿。经过一段时间,费了很大劲,实测出来结果,确定了拆除图纸,经甲方、监理、设计共同确认后,才进行原结构的拆除工作。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原结构没有定位坐标点!”杨昕找到设计协商,也没有找到楼的定位坐标点。他找来相关人员讨论,大家集思广益,最后采取从楼内原结构柱上找出轴线控制线,将其引至结构外,并确定一控制点。方案确定下来后,太多的环节要去落实。他跑到总部技术质量部借来全站仪,跑了好几趟测绘院,将引出的控制点与测绘院给出的大地坐标点建立关系,再请测绘院对测量结果进行复测,当甲方、监理、设计、施工方共同确定工程的控制点后,他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工程上的问题远比想象复杂得多。改建部分与扩建部分之间的变形缝按规范要求不得小于7公分,因原结构误差较大,改建部分与扩建部分中间的缝隙大小不一,“面对这样的事儿,的确是挺头痛的,不过没关系,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他安慰自己,随即,带领相关人员及时与设计协商,最后适当调整新楼的位置,摆平了不靠谱的施工难题。
有关图纸的变更,材料的材质、颜色等方面,甲方、设计不能及时确定下来,影响了施工的正常进展。为了明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他特意为甲方提供了“楼内目前存在问题”的书面材料,以配合甲方、设计尽快解决问题。为了不影响工期,他带领人员全力协助甲方、设计,对未确定的问题提出方案,出具排砖图,卫浴间效果图等,供甲方参考。根据甲方提供建议,例如瓷砖颜色需暖色系或米黄色之类,他便主动召集厂家及时提供样品,让甲方确定;吊顶需要金属造型,他便召集厂家绘制吊顶图,并报设计参考等等。例如吊顶、外墙保温一体板等,需设计出具相关图纸后方可施工。图纸的设计周期较长,他便加强与设计的联系,把设计作的图拿回项目部,作出洽商变更图,再把材料样品、样板、样框拿到设计单位,与他们沟通,以便尽早接到施工图纸后投入施工。类似这样的措施,既满足了甲方的要求,又提高了设计的效率。
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都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以前交底时采取的都是宣教式的交底模式,有的人听进去了也就记住了,但有的人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没有任何效果。怎么才能让施工人员铭记于心?他打破常规的单一的宣教交底模式,采用互动方式,让外施队钢筋、模板、混凝土负责人,谈谈各自的施工标准和施工方法,再结合现行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交底。有了比较,有了交流,在理解的基础上也加深了印象。
说起遇到的难活来,杨昕感慨道,遇到的太多了,接着,他来了一句:“能干奥运工程是幸运,我们代表的住总集团和住总工程总承包部的形象,没啥,困难对我是一个考验,更是一种锻炼。”笔者感觉到了他那股剥茧抽丝克难题的劲头儿。
发表评论